一早的火車上都沒人,有點以為是自己搞錯日期,那就可以去嘉義玩就好。
根據萬帥的說法,今天日出時間是六點四十分。果然在漆黑中出了車站,到會場時天色已光。
雖然還是14、15度,不過心理上好多了。
七點起跑、氣溫15~22度、十點太陽露臉、爬升六百多米。
一開始的寄物就有點混亂。匆匆忙忙地準備好,起跑,然後出口的門也太小了吧,整個卡住。
路線前段是一路爬升,在十K與半馬分流前的補給站裡也是卡。
整個不順,而這是一場辦了十一屆的馬拉松。我想我是錯過了甚麼!?
到了十五K就是要往紫雲寺上去,很夠意思的上坡!
下來後跟著到了廿K是緩上坡、緩下坡;講真的,銷魂,好幾K的坡,一直跑、一直跑、一直跑!
尤其是那緩下坡,路窄就算了,但怎麼能有那種連下5K的緩坡呢?
到了26K算是把前段完成了,已經幾位跑友爆掉、上車了。
遇到巴志後,開始進入仁義潭、蘭潭的部分;就是有點陡坡,算OK啦。
然後真正挑戰跑友的是補給變好了!
~”~!
前段的滷豆乾、三色蛋、水晶餃、鹹酥餅、菜圃餅、香腸、芋頭丸也不錯啦,
後段忽然間維他露P、養樂多、奶茶、咖啡、冰啤酒、紅酒、高粱、甜點、鴨賞、雞腳凍、地瓜、關東煮、魯肉飯、地瓜粥、鹹粥、鹹酥魚、豬肝甚麼的出場了,這…,我就是待在那邊想說要先吃甚麼比較好…。
好了不說了,想想都餓。
勉強跟巴志花了五小時完賽,若不是終點前在路口被攔下等紅燈,應該還能快一咪咪。
還有就是我們克服了心中的欲望,看了整鍋魯肉,我們、沒有吃。梅子姐節要學習啊。
領物時也有點亂,因為一些標籤都弄掉了。
雙腳沖水時志工大姐過來遞水管,問我說:是腳痛嗎?我說:跑了42K,痛一下也是應該的吧。
完賽餐是餐卷,相同地是觀光價…。
總地來說,冬天有空的話這場還是能來跑一跑。
年度第三馬。